Keynote 原件地址
语言学习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学习,更是其背后社会、文化、历史的学习
多语者的优势
➤ 兼听则明:语言是思想的外在表现。不同的语言即不同的思想 ➤ 更多视角:不同的语言是对世界不同的解读。 中国人重亲情,很多关于亲戚的词汇,而英语中则相对较少。比如:舅舅/叔叔/伯父在英语中都叫uncle。 另外可能中国人比较谦逊含蓄,欧美人比较直接,在语言上也有类似的差异。 ➤ 训练思维:一个简单的词语可以将大量信息编码成小的可通信单元,优化存储和学习,从而来传达一个复杂的概念,如重力、基因组或爱情。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概念,是语言和思维科学的基石。 ➤ 更加理性:从更多的视角看待问题 + 思维训练,可以更理性的做出合理的决策
语言对个体的影响
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增强并行处理能力:大脑对声音与意义所有可能的映射都保持了开放性,快速理解任何输入。而双语者的映射更多。
对记忆、情感、感知的影响
➤ 母语更易引起情绪反应,而外语引发的恐惧反应更少 ➤ 外语会产生疏离感,能更超然的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对认知的影响
➤ 语言将我们用来解读现实的信息过滤了一道。新的语言会戳出更多或更大的洞,让我们能够接收更多信息。
对创造力的影响
➤ 多语者更易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建立关联,而这是创造力的基石
对思维的影响
➤ 虽然语言并不决定思维,但它能以强有力的方式帮助塑造思维。多语对大脑和思维的影响就像锻炼对身体的影响。
对执行力的影响
➤ 大脑持续管理多种语言的需求深度改造了大脑,使得多语者的执行力要强于单语者
对道德决策的影响
➤ 使用外语会产生更多功利性的决策 ➤ 使用外语可以通过置换问题思考框架来减少偏差
对身份的影响
➤ 切换语言会产生身份以及与别人互动方式的变化 ➤ 切换语言会导致人格特质的变化。如使用英语时更外向
语言对群体的影响
说服和操纵观众
➤ 在社会层面上,可以塑造民族认同感 ➤ 在政治和广告层面上,通过语言来影响观众,手段有: ➤ 通过词语的选用和新标签的创造来改变人们对它们所代表的东西的看法。例如:民主党拜登政府将移民的称谓从「非法」改为「非登记在册」 ➤ 使用代词,例如:「他们」相对于「我们」,更侧重于差异性而不是相似性,强调了不同人群之间的区别 ➤ 使用母语表述,比使用第二语言更具情感。例如:冷战期间的一次演讲,约翰·肯尼迪总统使用德语说「Ich bin ein Berliner」,意思是「我是一名柏林人」,引起了德国人的共鸣。
语言与文化
➤ 刻板印象:某些职位、物品都与默认性别相关。例如:当你提到老师、护士时,一般都会用「她」;而提到医生、校长时一般都会用「他」 ➤ 文化偏见: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包括非语言交流、眼神接触、对停顿和沉默的解释,更不用说幽默感和讽刺了。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文化偏见。特别是医疗界,可能会发生误诊。 ➤ 语言的作用:有些语言的创造是为了实现和促进交流「例如:各国语言」,而另有一些语言的创造则是为了限制信息的获取「例如:密码」。 ➤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中国重亲情,很多关于亲戚的词汇,而英语中则相对较少。比如:舅舅/叔叔/伯父在英语中都叫uncle。 另外中国文化比较谦逊含蓄,欧美人比较直接,在语言上也有类似的差异。而语言的差异反过来加强了相应的文化属性。